• 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甲2号4号楼一层101
  • 010-82872688
  • cfrd@cfrd.org.cn

机构资讯

首页 / 机构新闻

机构新闻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韧性家园项目(大石岩村)应急综合演练顺利开展

10月26日,为有效应对汛期山洪灾害,提高村民的应急避险和处置能力,促进各单位应急协同模式,巩固“应急小站—第一响应人能力建设培训”学习成果,在淇县农业农村局、淇县应急管理局、灵山街道办事处、大石岩村村委会的支持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韧性家园项目(大石岩村)“韧性家园《村急使命》”洪灾综合应急演练活动在村内顺利开展。

为保障综合应急演练顺利开展,成都授渔公益工作组提前一周入村进行情况摸排、方案商讨、场地规划、物料准备、技术复训等工作。

此次演练模拟了持续强降雨导致河水上涨、引发山洪,村民紧急转移,村应急小组展开自救互救工作。全村350人中,有2人被困屋顶,1人被困水面,桥洞被堵塞,村庄面临山洪威胁。村民们听到警报后,迅速按照疏散路线进行撤离。村应急小组人员在各个路口引导村民前往应急避难场所,确保疏散快速、有序。村民根据应急预案分为救援协调组、应急抢险组、医疗救助组、后勤保障组等6个功能小组。由村支部书记徐光担任总指挥,杨义清主任担任副总指挥。

发现一位老人被困在自家房屋时,应急抢险组带上救生衣,架着梯子靠近房屋,指导老人穿戴好救生衣,解救了老人。

发现桥洞被倒下的大树堵塞,洪水无法及时排出,根据“副指挥”的指示,应急抢险小组成员们用油锯、十字锹等破拆工具,对桥洞紧急疏通;还有一位老人因被洪水冲走困在河对面,应急抢险小组成员带上冲锋舟紧急救援。

一位村民在等待救援过程中不慎受伤,医疗急救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熟练地为伤者进行伤口处理和包扎,并制作简易担架将伤者抬上救护车。

后勤保障组的联合村民清点应急物资、搭设帐篷、设立炊事点、并设立救灾物资的接收、登记、发放岗位。同时及时将应急物品、食品、药品等发放到村民手中,保障村民在灾后5天内的生存生活需求。

救援协调组随时掌握动态,及时向总指挥汇报救援、救灾进展情况,总指挥根据需求与上级指挥部沟通协调,请求支援,119、120、110也迅速赶往现场进行支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被困群众全部被成功解救,受伤人员得到了及时治疗,受灾村民得到有效安置,儿童在“帐篷乐园”里安心学习。

演练结束后,徐光书记对此次综合应急演练进行了总结。他讲到韧性家园项目在大石岩村的落地,充实了防灾减灾救灾的软硬件,锻造了村级应急队伍、提升了应对灾害的韧性,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意识。透过本次演练,更是检验了村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应急小站成员的实战能力,增强了村民自救互救和应急避险能力,为大石岩村村民应对山洪灾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如部分村民对应急预案不够熟练、救援设备的操作还不够熟练等。针对这些问题,将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韧性家园项目: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韧性家园项目针对村庄面对灾害风险时干预力、抵抗力和恢复力较低的现状,通过识别村庄灾害风险、规划安全空间、建设安全基础设施、支持安全产业发展、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五个方面,响应村庄安全需求,增强村庄应对灾害的韧性,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