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3日在海拔4170米的青藏线昆仑山口,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举行了“青藏绿色驿站”揭幕仪式。这标志着这条被称为“天路”的千里青藏线上从此有了一套科学的垃圾清理运输系统--“青藏绿色驿站”。
“青藏绿色驿站”项目针对青藏公路两侧丢弃的废弃物探索出的一条将政府、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集于一身,集“分散收集、长途运输、集中处置”为一体的废弃物处置模式,为青藏公路沿线生态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模式。
据“青藏绿色驿站”项目负责人杨欣介绍:青藏绿色驿站主要是针对青藏公路两侧丢弃的废弃物采取的以回收为主,兼顾长途货车司机、自驾车游客短暂休息,并进行关于生态资源和环保的宣传。驿站将通过青藏公路沿线景观特色及免费卫生间、热水、网络和充电等公益性服务,可提供长途货运司机、自驾车游客短暂停车休息,并将车上的垃圾投放到驿站的垃圾分类回收箱,换取各种特色宣传纪念品,力求“垃圾不落地”,减少“车窗垃圾”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同时,驿站也接受周边牧民用垃圾交换生活用品,使得草原上的垃圾从源头上减量。驿站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压缩打包,借助青藏公路空返车辆的廉价运输,把可回收垃圾运至青海省格尔木市集中处置;同时,定期使用垃圾车辆把可降解垃圾运至周边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
2016年,“青藏绿色驿站项目”获得了由一汽-大众出资,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主办的“迈向生态文明 向环保先锋致敬”环保公益资助计划的100万项目资助资金。
目前,“青藏绿色驿站”建成的8个驿站分布在青藏公路格尔木到沱沱河420公里的线路上,在青藏线旅游旺季到来之际,对减少垃圾对高原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青藏线被世人誉为“天路”,它的平均海拔为45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7日,处在青藏线上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被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也是我国第51处文化(自然)遗址和自然景观,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世界自然遗产地,它是高寒生态系统和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这里具有举世无双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有210种植物,其中72种为青藏高原特有物种,有脊椎动物75种,包括哺乳动物20种、鸟类48种、鱼类6种、爬行动物1种,有12种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如藏羚、盘羊、野牦牛、藏野驴,以及棕熊、狼等大型食肉动物。
在450公里的青藏线上,一侧是美丽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侧是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在可可西里众多的野生动物当中,最有名的当属藏羚羊,他们是“可可西里的骄傲”,最多时曾有20万只高原“精灵”生活在可可西里。其中“青藏绿色驿站”项目的一个驿站就设立在可可西里保护区的路边上。
根据绿色江河组织统计,曾在三天时间里,调查到塑料饮料瓶63602个,占调查总数的40%;易拉罐43546个,占调查总数的27%,塑料袋及其他塑料包装25588个,占调查总数的16%。玻璃瓶7416个,占调查总数的5%;纸质垃圾13913件,占调查总数的9%;金属垃圾5122件,占调查总数的3%。垃圾调查总数为159187件,除了金属垃圾以外,其他几乎都为食品、饮料包装及其他生活物品包装,占调查垃圾总数的97%。这些垃圾主要来自卡车司机和游客的随意丢弃。而绿色驿站希望可以解决青藏线上80%的垃圾。
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和自驾旅游等人类活动的增加,以食品、饮料包装物等为主的垃圾被抛弃在青藏公路的两侧,严重威胁着高原生态和长江水源的安全,同时对这一区域的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野生动物的健康生存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在格尔木到拉萨1140公里的青藏公路上规划建设18个绿色驿站,其中第一期青海范围内建立8个,这将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高原生态保护事件。
近年来,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承“五大发展理念”,不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全力打造长江源头生态第一镇——唐古拉山镇,希望能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示范。
青海省格尔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邹晟致辞
青海省格尔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邹晟在揭幕仪式致辞上说:“青藏绿色驿站”的建设只是一个开始,格尔木市委、市政府将会继续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持续加大环保工作力度,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号召。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单位关注、参与青藏线、昆仑山、长江源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生态环境。